讓舊物煥發“第二春”
為營造小區和諧氛圍,搭建鄰里間溝通的平臺,打造溫馨、祥和的人情小區,多地物業服務企業聯合社區舉辦易物集市、跳蚤市場等社區市集,增強小區居民的節儉意識、環保意識,實現資源共享,既活躍了小區生活氛圍,又促進了鄰里交往。
融入“書香”氛圍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義隆社區及物業服務企業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圖書市集,居民可以用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換取別人手中的好書,讓買書像買菜一樣簡單,既增加了書籍的流通,又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想換一本書帶回去給孫子看,希望以后可以常常舉辦。”一位參加活動的居民說。
據悉,除了“以蔬換書”,市集還設置了文創書集、閱來閱好計劃、“益頁”義隆等多個主題,舉辦圖書漂流和文創展示活動,讓居民更全方位融入“書香”氛圍。
廣東省廣州市大德中社區也開展了“以書換植,同沐書香”社區圖書交換市集活動,活動設有以書換植、手寫書簽、垃圾分類、盆栽捐贈4個活動攤位。居民可以用閑置圖書兌換盆栽一盆,還能在手寫書簽攤位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簽,寫上一首詩詞,可以留給自己,也可以贈送給朋友。
垃圾分類攤位則設置了“垃圾分類連連看”小游戲,有不少小朋友進行游戲挑戰,不僅體驗了游戲樂趣,還學到了不少垃圾分類知識。
交換“時光故事”
為積極推進“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社區公益環保氛圍,遼寧省沈陽市時光里社區聯合物業服務企業舉辦了社區市集活動。活動集買賣、交換、分享于一體,為社區居民提供走心、暖心、貼心的便民服務。
在時光里社區睦鄰廣場上,有買東西的、交換閑置物品的,還有來“湊熱鬧”的,路過的居民頻頻駐足。市集共設有10個攤位,每個攤位前都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吆喝聲此起彼伏。居民們在攤位前挑選自己心儀的物品,攤主之間也彼此交換各自的閑置物品。
來逛社區市集的居民們既是“消費者”又是“志愿者”,他們在現場和攤主們交流著處理閑置物品的經驗,還為工作人員提出舉辦社區市集的感想和建議。“在舊物的買賣和置換過程中,大家交換著關于這些物品的‘時光故事’,老物件也被賦予了新的價值。”有居民說。
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市集的開辦能夠帶動居民養成節約環保、循環利用資源的生活習慣,還在“趕集”中增進了鄰里情、升級了幸福感,推動“生人社區”向“熟人社區”轉變,今后將繼續舉辦市集活動,營造互幫互助、奉獻友愛、資源共享的和諧氛圍。
上海市長寧區新華社區則舉辦了“代際交換市集”,邀請老年朋友們帶著自己家中收藏的“老寶貝”來擺攤,與居民交換家中的閑置物品,同時舉行“代際問答展覽”,讓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居民了解彼此的想法,換個角度看問題。
培養節約意識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光谷桃花源社區聯合轄區物業服務企業、武漢工程大學等,共同開展“小鬼當家童趣市集”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交換平臺,將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進行交換或售賣,培養節約意識,提升社會實踐能力。
活動當天,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將自己閑置的玩具、書籍、衣物等物品帶到了市集,準備進行售賣或交換。孩子們精心布置自己的攤位,攤位裝飾得鮮艷奪目,充滿了童真和創意,有的還制作了宣傳海報,準備了擴音器,吸引居民的注意力。“看著孩子們推銷自己的閑置物品,與‘顧客’討價還價,非常有趣。”居民劉阿姨表示。
除了閑置物品交換和售賣,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環保知識問答、手工DIY等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還能學習到環保知識和手工制作技能。
山東省煙臺市華明星海灣等社區的物業服務企業為孩子們舉辦“幸福市集”,孩子們帶著自己精心挑選的閑置書籍、文具、玩具以及零食等物品來到現場,期待著顧客的光顧。
為了吸引更多的“淘客”們前來置換或購買,大家使出渾身解數,有的打折,有的有買有賣有送,還有的相互置換。孩子們穿梭在各個攤位,挑選心儀的物品,實現資源循環、舊物重生,市集如同一根紐帶串聯起了和睦的鄰里關系,同樣鍛煉了孩子們的交際能力和經濟思維。
市集還邀請了部分愛心商家參加,為前來“趕集”的居民提供暖心的便民服務,居民可以免費試吃各種食品,挑選購買物美價廉、綠色環保的商品。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開展“幸福市集”活動,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溝通能力和節約意識,也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購物平臺,激發了小區活力,促進了鄰里間的交流和互動,助力營造和諧、溫馨的小區氛圍。
此外,在江蘇省南京市旭東新城社區舉辦的“綠色童年煥新市集”一角,社區將一座閑置小屋改造成“零碳愛心小屋”,為社區內的困難家庭和環保愛好者提供便捷的二手物品取用平臺,讓二手“寶藏”煥發新的生機與價值。捐贈者將閑置物品帶到小屋登記后,留下帶有自己名字的感謝卡;取用者在取走物品時,可以在卡上留下感激的話語,讓捐贈者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也讓取用者感受到社區的尊重、保護與溫暖。
據悉,除“零碳愛心小屋”外,社區還將開放使用工業文明小屋、兒童科創小屋、環保美學小屋、趣味玩具小屋等,為居民打造休閑娛樂、教育實踐的好去處。